close
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新聞排行榜
中時電子報「點閱最熱」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由系統統計當日網友點閱網頁累計次數之排行結果,隔日自動歸零重新計算。
短 評-說好的幸福呢
Jan 28th 2013, 02:01

     再過兩個星期就要過年,雲林卻傳出一名獨撐家計多年的孝子曾建富,不堪失業困頓,貧病交迫下帶著一家人走上絕路,全家只剩下一千多塊的積蓄。

     不管面對何種困境,自殺都是不該出現的選擇。然而想想曾建富在人生最後兩天的思緒:誓言養活全家的他,最終被疾病和失業擊敗,安排父母弟弟一同結束悲苦人生,竟是他對家人最後的溫柔照顧。面對彷彿沒有止境的貧窮,偌大台灣竟找不到生路。

     曾家的悲劇或許是較極端的例子,卻明顯暴露出社福機制的盲點。政府的社會救助機制設計較為被動,曾家未向外求援,便失去接受幫助的機會。當社福機制無法主動發揮功能時,人際間的援助就是唯一彌補。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經濟不景氣的侵蝕下,為匱乏所苦的家庭愈來愈多,能伸出援手的人卻愈來愈少。對照經濟榮景時公益活動的蓬勃發展,二○一二年的公益捐款竟減少了至少兩成,受助對象的數量自然也大打折扣。

     而政府的作為,也讓「公益不景氣」更趨惡化。為了顯示和全民共體時艱,總統府取消尾牙,政府各部門競相撙節開支,就怕多花一塊錢,會引來民眾更大的怨懟。緊縮氣氛影響下,花錢的人不敢花、賺錢的人賺不到;而政府只顧節約,卻疏於鼓勵行有餘力的人仍要行善,風氣所及,誰又願意關心身邊是否有人需要幫助?

     馬英九總統對第二任期最重要的承諾之一,是推出「國民幸福指數」。當時他曾說,一個政府若不能帶給人民更大的幸福,這個政府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幸福不只是好看的經濟成長率、不只是台灣在國際評比的排名,而是不管環境如何,在政府的支援體系下,人人可享有基本生活的權利。當一個家庭放棄生路,給政府的警惕是:是否真的有窮盡制度的力量,實現向人民承諾的幸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免費情報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