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中時電子報-新聞排行榜
中時電子報「點閱最熱」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以當日新聞為統計基礎,由系統統計當日網友點閱網頁累計次數之排行結果,隔日自動歸零重新計算。
民主的虛榮與民主的光榮
Feb 5th 2013, 11:01

     來台灣的許多大陸人,陸生或者陸客,經常會聽到台灣人興致勃勃地聊起台灣的民主選舉、民意呈現以及政黨政治。在民主化的今天,之所以每次選舉還會一再出現感動人心的場面,我想不僅是因為台灣人一向情感細膩,更是因為不論對於知識分子還是普羅大眾,台灣的民主記憶都飽含他們切實的痛苦與驕傲。

     從大陸初到台灣的人,多半也都會抱著「傳統中國」「自由中國」的期待來觀察今天的台灣社會,期待在這裡可以尋到舊日社會的光影,也期待在這裡可以找到未來中國的方向。

     台灣民主一路走來,其中凝聚的公民權利意識的興起,糾纏的社會國族認同的變遷,對於多數抱有強烈的國族意識的大陸人來說,並非朝夕間就可體會。相反,面對今天經濟話語主權的社會,面對今天大陸乘勢而上,台灣緩步不前的景氣狀況,兩岸的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是台灣的民主,哪裡錯了嗎?台灣式民主,真的值得期待嗎?

     也許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民主的本義開始談起,民主是讓每個人說話,讓人民做主,這是最本初的含義。然而,卻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去貫徹民主的精神,科學研究如果貫徹民主,那麼科學可能就不再敢去冒險創新,企業活動如果貫徹民主,那麼企業可能就會做最保守的決定。

     在一個有完整政治架構的社會,民主在很多時候,僅僅是在面對不確定未來性之時,起到政治上凝聚信任的補強作用。

     一個面對民主轉型的社會,因為有著專制傳統的記憶,其實很容易矯枉過正,將這種數人頭哲學泛化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以民主取代專業,結果就是把所有問題都泛政治化,讓許多並不適合民主決的事件交付全民裁判。進至更甚者,當人民決斷的負擔不當增加,最後大家對應接不暇的議題失去耐心的時候,民主本身的凝聚作用也就消逝殆盡了。

     而民主的另一面,則是在眾聲鼎沸之後,必須要作出妥協和決斷。在環環相扣的政治體制中,民主也並不是實現權利的唯一戰場,民主這一環沒有扣好的,在下一環的執行中其實還可以補強,前端的民主若有瑕疵,後端的執行也還可能將其治癒。

     反之,若政治家要將所有期待加諸民主的戰場,則只會讓戰火延燒無盡,不能止息。在這方面,多元民主的美國經驗也足可以給我們啟示,一部美國民主的歷史,可以說就是總統、國會和最高法院之間妥協的藝術史。

     當計程車司機經常問陸客和陸生,大陸是不是可以像台灣一般自由「修理」領導人時,在台灣人的心中,其實都有那一份民主的驕傲,民主的虛榮。但今日面對來自對岸強大的經濟回音,如何能在這份驕傲中自處,其實很多人心底並沒有足夠的勇氣。在我這樣一個大陸人看來,這一次的藥方,也許就是讓民主褪盡顏色,卸掉它本不該承擔的職能,回歸到它本有的光榮。惟有如此,才能讓前人辛苦奮戰而來的體制保有持久的生命力。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Eyes Like Blank Discs - The Guardian's Steven Poole On George Orwell'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免費情報區 的頭像
    免費情報區

    免費情報區

    免費情報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