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內閣改組,有人形容這是「交通幫」,因為一干新任首長,從副院長毛治國、交通部長葉匡時、經濟部長張家祝和祕書長陳威仁都出身交通系統;也有人直指這是「劉兆玄內閣的2.0版」。除上述人事,諸如經建會主委管中閔、環保署長沈世宏、政務委員張善政、原能會主委蔡春鴻,乃至教育部長蔣偉寧都和劉氏兄弟有淵源。
這樣的布局有人叫好,因為劉兆玄任內除了為八八風災扛責外,其政策作為與決斷力確實為人稱道;然而,也有人反諷馬英九照鏡子找人,就只能找出這些人。持平而論,劉揆本人極端聰明,掌握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確實遠較後面幾任更強,他推荐的人選基本符合專業能力與形象,很難從中挑出毛病,劉兆玄能在卸任後迄今仍深獲馬英九總統的信任,不是沒有原因。
不過,劉內閣的專家形象卻與基層相對疏離,這也是江內閣必須念茲在茲的問題,政務官從政歷程或長或短,必然有其人脈和經歷,和誰熟識或曾經共事,都不能等同於誰的人馬,只要謹記「為公不為私」,就可以化解爭議;更重要的,新團隊既都有共事經驗,施政就不能重蹈手腳不一的覆轍,尤其要重視溝通與說明。
馬政府聲望低迷之際接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是江內閣的第一要務,但江揆沒有時間停頓,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以實際作為,重新挽回人民對政府的信賴,民主時代為官不易,官架子得晾在家裡,唯誠唯懇。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Eyes Like Blank Discs - The Guardian's Steven Poole On George Orwell'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免費情報區
免費情報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