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日前,馬總統表示,希望電視台運用新興科技數位匯流,改革電視節目內容,但諷刺的是,這個年,桌上滿滿年菜、大魚雞湯,配合的年節娛樂新聞,卻多來自對岸春晚,就連《後宮甄嬛傳》竟也在過年期間三度重播。
這些年,台灣過年的電視節目轉變極快,往年無線台製作的大型賀年綜藝型節目已不復見;相形之下,對岸大陸的賀年節目活絡,因有廣告財力、消費市場大、觀眾有新鮮感,因而大批台灣藝人移到對岸表演,更顯台灣影視環境的沒落。
台灣影視環境狹小是事實,然而,當前影視舞台衰落到如此境地,更該思考是否運作模式出了問題?我們的電視產業擅長以「技術或視覺導向」為訴求,例如鴻海的「眼球計畫」,以巨大螢幕融入客廳牆上。然而,節目畫質與內容,卻追趕不上硬體規格。
台灣逐漸流失影視製作的創新與動能,無線數位頻道的節目重播率太高、片庫老舊,與有線平台收視差異不大。
台灣因電視台過多,為了生存,電視台為節省成本競相模仿。以美食節目為例,不但氾濫成災且互相抄襲,連記者或主持人的台詞都一樣:「這老闆很用心,四點就起床」、「老闆的絞肉都是豬後腿肉做的!」、「這家在地美食跟別家都不一樣,炸的都不油膩」…,這些公式般的台詞,過年的節目裡天天出現,真的煩死人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Eyes Like Blank Discs - The Guardian's Steven Poole On George Orwell'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免費情報區
免費情報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