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機徐徐降落在台灣桃園機場。從這裡開始,我的心靈經歷了一次震撼之旅。
曾幾何時,寶島台灣是我心中一個神祕而又嚮往的地方。多年來,對台灣的認識,只是從大陸的電視和報紙上的隻言片語中有一些瞭解。這次近距離的接觸,為我走近台灣,瞭解台灣,開啟了一扇通往真實的門徑。
這次的台灣行,共計8天,從台北出發,經由宜蘭、花蓮、台南、台東,南投、台中再回到台北,環島8日遊。
坐車總是少不了的,我們乘坐的是一輛由台灣生產的豪華大客車。汽車分上下兩層,下層裝運行李,上層為旅客坐艙。車內寬敞舒適,隨行備有垃圾袋,礦泉水,安裝有平板電視機,旅途中導遊提供一些相關旅遊景點的資料片給旅客欣賞。車窗寬大,視覺開闊。坐在車內,窗外的所有景色就可盡收眼底。
無垠大海心靈飛翔
從中壢出發,不到數小時,就可到達宜蘭,進入宜蘭後不久,從車窗外你就可以領略到太平洋旖旎的風景。一望無涯的太平洋,在初春的暖陽下,浩瀚、尉藍、深邃。在車上,偶爾你可以看到岸邊捲起一陣陣千堆雪,驚濤拍岸,一道沒有預設的自然風景就展現在你的面前,由海洋,礁石,浪花和魚船所組成的海洋奇觀,讓你的心靈有一種飛翔的感覺,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內陸地區的人,無垠的大海,就是我心靈飛翔的翅膀。
去台灣旅遊,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心願之一,雖然時間不長,走馬觀花似的行走了一圈,但心中積累了太多的感慨,總想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慰吾心。我將此次台灣之行的感慨,歸納為12個字:政治生態、人文生態和自然生態。
順應潮流後人敬仰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上世紀中葉,國共兩黨,彼此隔海而治,台灣與大陸實行著兩種不同的政治體制。我想,作為大陸這邊的每一位年長者來說,都想親臨此地,用自己的觸覺去親身感受、去觸摸、去傾聽另一個神祕世界的身影和聲音。
「兩蔣」統治後的台灣,曾經歷了一段曲折而又矛盾的心態。好在「小蔣」能正視潮流,不僅創造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就,難能可貴的是,在他生命旅程的最後之旅,能認清形勢,順應潮流,解除戒嚴令,開報禁黨禁之先河,將台灣帶入了一個民主,多元,自由的理想殿堂。
這無疑是經國先生一生中最精彩、最華麗的一次轉身,是幾千年來古老華夏民族政治生活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睿智之舉。毋庸置疑,經國先生的這一次華麗而又漂亮的轉身,將載入史冊名垂青史。經國先生失去的是執政特權,得到的卻是後人的敬仰。這就是我理解的台灣政治生態。
由於台灣70%是山區,平原地區寸土寸金。台灣的城市建設,追求的是舒適耐用。台灣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並不算太寬闊,也沒有太多的高大建築,著名的101大樓是台北的標誌性建築。由於平地太少的原因,無論是市區的車道,還是高速公路,多為四車道,交通管制全為電子專控。在台8天,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郊外,我沒有看到一個警察,但行駛的車輛秩序井然,街道上的行人和車輛都嚴格按照紅綠燈的管制各行其道。給你的感覺是,安全、通暢、寧靜和有序。
「靜」,是寶島台灣的一道人文風景。無論你行走在市區,還是落坐在酒店,一切都是那麼的安寧和平靜。路邊的商場沒有喧囂的音樂,汽車悄無聲息的行駛,人與人之間的輕聲細語,待人接物的禮貌用語,都流露出了一種沉穩祥和安寧從容的良好社會心態。
「謝謝」,「歡迎光臨」,「請你慢用」,「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不用客氣」,「請慢走」,「歡迎下次再來」這些看似簡單的文明用語,在台灣隨處可以聽到,讓你感到了一種親切,讓你感受到了一種尊重,讓你感受到了一種溫暖。台灣很少看到有人在擁擠,有人在高聲喧嘩,有人橫穿馬路。「寧靜」、「祥和」是台灣社會的一大精神文化上的標誌,我將她歸為人文生態。
文明社會美麗富饒
上面說到的是「安寧和平靜」,是一個社會的人文生態所表現出來的內在美。下面我想說說台灣的另一個特點:「淨」。
台灣的美麗富饒,是上帝的眷顧和賜予。充沛的光、熱、水、氣資源鑄就了寶島天然華美的綠色植被、聞名於世的天然寶石,享譽全球的紅色珊瑚,精緻高效的環保農業。所有這些,都折射出自然天成的物華天寶,是上帝賜予台灣人的福祉。
但另一方面,台灣的優雅和知性,卻是台灣人用睿智和勤勞打造出來的另一張名片。良好的秩序、文雅的舉止、清亮的溪流、潔淨的空氣、良好的生活習慣、巧奪天工的工藝品、別緻的綠化景觀,都為我們呈現出一種文明社會所倡導和追求的理想目標。
寶島特質乾淨寧靜
台灣多年前就開始在全島禁菸,公共場所全面禁菸。街道上很難找到賣菸小販,地上沒有菸頭,紙屑,沒有人隨地吐痰亂扔果皮。大江小溪從你身旁靜靜的唱過,與茂密的植被交相輝映,碧藍見底,沒有任何漂浮物。山川是環保的,道路廁所是環保的,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融入了環保的元素。面對她,有一種衝動在心底湧動,想去走近她,去擁抱這片土地,去親吻這片山水。環保在這裡已不是奢侈品,更不是空洞的口號和宣傳,在這裡抬眼可望,觸手可及。
台灣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讓我為之震撼。一個民族尊重和保護大自然,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一個人能夠行走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夫復何求?
「淨」與「靜」這兩個單詞也許能夠基本概括寶島台灣的特質。「淨」是一個民族對未來的承諾與責任,更是一種希望與夢想,也是人類得以可續發展的基石。「靜」則表達出了一個民族內心世界的博大胸襟和優雅的生活姿態。唯有博大與優雅,人的心境才能更加接近美好與人生的真諦。台灣,就是一張精緻而美麗的名片。
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讓我很難準確品讀出寶島內在的華美和特質。但她帶給我的視覺衝擊,卻是強烈而震撼的。台灣,一次短暫的親歷,讓我不得不承認,我已深深的愛上了你,因為你讓我溫暖親切!
…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