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5日電)倘若迷惘失措的中國大陸情侶或寂寞男女面臨不想訴諸他人的困境,他們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免費通訊應用程式(app)微信與保險套品牌杜蕾斯(Durex)通話,杜蕾斯員工將無時無刻予以回應。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微信每月活躍用戶達2.36億,這家通訊app業者與亞洲其他同業正在擴展免費通話以外的業務,如數位廣告、行動支付、社群網路以及遊戲,這些舉動使得這項產業與具有一定規模的網路社群衝突日增。杜蕾斯的互動行銷手法只是微信如何開拓市場的1個例子。
開發微信的騰訊控股最近推出1種版本的app,讓用戶無論是不是在網路上找到物品,都能夠更容易買到。大陸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已展開反擊。騰訊推出這項服務前夕,阿里巴巴禁止賣家藉由其高人氣的商城使用微信接觸消費者,抑制過度活躍賣家濫用微信的意圖很明顯。
巴克萊(Barclays)中國網路分析師艾莉西亞.葉(Alicia Yap)說:「這是社群媒體和社群網路工具的競賽。」
數名分析師表示,正籌備規模盛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的阿里巴巴,擁有充分的理由來挫挫微信的銳氣。
阿里巴巴最近買下深受大陸網友喜愛的微網誌新浪微博18%股權。不過微信的快速成長代表,新浪與阿里巴巴試圖迎合行動運用與從微博獲利之際,他們必須和微信一較高下,包括贏得行動用戶的關注和付費,以及廣告主投注在企圖吸引用戶的經費。
這類競爭不只發生在大陸市場,微信與其他亞洲通訊app目前正往個別國內市場以外的版圖拓展,甚至連臉書(Facebook)也大舉進攻行動廣告市場。
2010年問世的南韓聊天軟體Kakao Talk,用戶號稱超過1億,且已呈獲利狀態,來自日本的Line推出兩年後,今年1到7月用戶倍增到2億。
部分美國通訊軟體已開始採用最初在亞洲普及的功能。WhatsApp本月增加語音訊息,這項功能在亞洲製的app大受歡迎。
新加坡研調機構Canalys技術分析師拉希福(Rachel Lashford)指出:「就應用程式潛力方面來看,我們看到這些亞洲行動app業者確實引領風騷。」 (譯者:中央社徐崇哲)10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