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大師卻被語言所欺弄,這是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最近所遭遇的一場鬧劇。這位舉世敬重的知識份子典範,畢生以「誠實」和「正直」為職志,一方面在浩瀚的知識海洋裡建構認知語言的體系,另一方面也以筆為刀,戳穿權力的偽善,揭破資本主義市場的魅惑。詎料,大師終生勤謹,卻在晚年被一位來自台灣的學生所戲弄。
一位參與「反媒體壟斷」的學生於去年年底赴美參加會議,會場上遇見喬姆斯基,遂以支持言論自由的理由,要求大師舉牌並拍照存證。這張照片很快成為反壟斷陣營的重大資產,《自由時報》列為頭條,參與者從而被注入了強心劑,彷彿整個運動已成為全球知識界的共識。
然而,事後揭露的真相是:照片上的手舉牌,只有「反媒體壟斷」幾個字附加英文,其他的中文訊息並未被充分告知。尤其是「拒絕中國黑手」這幾個字,喬姆斯基後來明確表示完全不知情。
反媒體壟斷陣營充分利用網路影像傳播,除了在台灣本土的動員之外,還在全球各地找留學生、名人舉牌拍照,上網傳播,這當然是為了營造整個運動已取得舉世「共識」的印象。然則,喬姆斯基本人對於任何「共識」的營造,不管是透過權力、市場、迷信或黨派私心,都抱持著批判、質疑的態度。他寫過一本書,書名就叫做《營造共識》(Manufacturing Consent)。書中,這位語言學大師提到:「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激勵讀者學習『智識上的自我防衛』,並建議一些自我防衛的方法;易言之,也就是幫助人們去顛覆那些意圖『營造共識』的激狂設計,並且讓人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再是被動的訊息接收者……」
遺憾的是,喬姆斯基畢生劬勞建構的「自我防衛」體系,在晚年被台灣的一個年輕學生攻破。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了「台灣共識」的營造!什麼是台灣共識?說穿了,就是大師被欺矇的那一行字。被刻意掩蓋遮蔽的,正是其核心最關鍵的真實。
反媒體壟斷的主導者最近也已承認,「中國因素」是整個運動的關鍵。這正是「台灣共識」的不斷複製。這樣的複製,出現在民進黨頭人的談話中,出現在成大教師蔣為文的嗆聲行動中,出現在以本土為名的眾多媒體當中,也出現在一場又一場以社會運動為名的群眾動員之中。這樣的共識營造,在台灣,其實已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宰制。但是,把這種台灣本土的宰制性共識硬栽到語言學大師的頭上,既不誠實,也不正直。而,我們不得不再說一次:「誠實」與「正直」才是大師畢生的職志。
原文請點閱/台灣立報2013/1/30社論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