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清湖風景區吸引喜愛運動的遊客入園,高雄市政府希望接管養護工作後,創造休閒人潮, 但各界正反意見不一。 記者王昭月/攝影 |
澄清湖風景區免費開放高雄市民入園一案,原訂4月底議定合約,5月提報自來水公司董事會決策,不過時至今日,高市府與台水公司還沒「喬」好共識,7月1日起高雄市民能否如願免費入園,仍存變數。
包括高雄市政府、高雄市議會及藍、綠陣營民代,對於爭取高雄市民免費進入澄清湖風景區,進而活化園區休憩功能,都顯得有志一同,這股「民意」,讓握有澄清湖管理權的台水公司備感壓力,連月來在協商過程,攻防不斷。
兼具水源地性質的澄清湖風景區,目前入園門票100元、小型車加收40元,高市僅鳥松區民能在每天清晨6點前,憑身分證件免費入園,其他時段遊客不多。
高雄地區從中央到地方民代以及府會雙方,無不認為澄清湖空有自然勝景,遊憩功能卻不彰,希望爭取市民免費入園,帶動休閒人潮,再造風華,市府甚至編列預算打算接下園區養護工作,代而換取高雄市民免費入園的「福利」,不過雙方協商至今未達共識。
這段期間,反對全面開放澄清湖的聲浪也不少,余光中教授都出面響應,七管處人員透露,整件事情他們就像被趕鴨子上架,夾處其中,進退維谷。就算日後真要開放,警力沒能強力介入管理,可能問題還會很大。
高市府與台水公司兩天前還召會協商,雙方對部分合約細節意見尚待整合,關鍵的養護費用分攤比例也沒談妥,雙方近期會再繼續洽商。據統計,去年澄清湖入園數約125萬人次,付費人數約30萬,每年虧損4000萬左右。
財政負擔增多少? 評估、配套先做好
澄清湖究竟該不該全面開放高雄市民入園?有學者反問,「澄清湖對市民來說,有非去不可的強烈需求嗎?」
樹德科大行銷系主任黃慶源說,澄清湖是水源地,飲水安全輕忽不得。從公共事務的角度,開放對民眾是好事,但政府需相對思考財源是否足以支應日後的管理成本,否則回復「使用者付費」的管控機制較為保險。
義守大學休管系主任趙仁方說,目前各國國家公園醞釀收費的作為,顯示在財政上負擔很大,未來澄清湖開放,帶入人潮,人事、管理等費也勢必提高,這一來一回,財政要增加多少負擔,政府是否精算過?
他表示,尤其兼具供水的澄清湖屬環境敏感區,沒有完整配套前,實在不應急著開放,否則只會無法收拾。「民代為市民創造權益無可厚非,但管理單位評估假如不妥,應誠實把相關問題提列出來,解決了,才考慮開放」。
他建議,台水公司可找專業顧問了解開放後能帶來多少人潮;該如何管控;引入攤商應如何管理;停車位、廁所是否達到一定的配比等問題逐一評估後,再召開公聽會協調。
黃慶源認為,增加開放時段或降低收費標準取代全面開放,來得「安全」。並應禁止大型機動車輛入內或增收停車費,以降低園區停車、空汙等問題的衝擊。
澄清湖把過去開設的划船場、跑馬場及餐廳收攤,怕的就是造成水源汙染;澄清湖風景區志工隊長蘇文華表示,政策是易放難收,寧可從嚴再放寬,會比較理想。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