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九天連假即將來臨,不過,不少人因為年關將近、情緒起伏不定,或是身心壓力大,導致過年回家反而成為一種壓力。包括家庭糾紛婆媳不合、不願回家過年,或是因為年終領的少、經濟壓力大等,讓最近罹患「年節症候群」而尋求諮商的民眾增加了二成,專家指出,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影響睡眠和生活品質,就應尋求專業協助。
一名在科技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林先生,年前不只工作壓力大,最近還因為家裡婆媳問題嚴重,老婆不願意一起回爸媽家過年,讓他身心俱疲,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晚上更睡不著覺,吃了安眠藥讓他白天精神很差,上班時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只好尋求心理諮詢。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諮詢員陳凱婷表示,現代人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不容易,很容易破壞生活平衡與和諧,如果長期無法排除壓力,嚴重可能會導致自殺。年關更是引起許多人情緒起伏不定的因素,有人因經濟壓力大,覺得年不好過;也有人因家庭糾紛,感嘆過年要承受更多親情及感情壓力,罹患所謂的「年節症候群」。
陳凱婷說:「當我們的身心狀態已經讓生活受到影響的時候,這時侯就需要去找心理醫生,或者是當你的人際關係已經出現問題了,常常和人家起衝突,或是身體出現一些症狀,例如掉髮、口內炎、失眠,出現負面情緒、常感到低落、憂鬱、焦慮等,這些情況都要找專業協助。」
陳凱婷表示,過年其實是創造活力和能量的最佳時機,建議民眾可以透過運動、多休息、保持正向思考幫助身心達到平衡,並用幽默、輕鬆的方式面對壓力,如果真的無法排解,應尋求專業協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Eyes Like Blank Discs - The Guardian's Steven Poole On George Orwell'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