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新圩鎮梧村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穎川山庄文化園,是北流市首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座文化園是北流市人黃恆榮和子女們籌建的,目前已投入了200多萬元。
文化庄園內容豐富
1月25日,記者來到穎川山庄文化園,幾名建設者正在進行修繕工作。
文化園所在的梧村,有一處地名叫荒河陳濟坡,地下黨員陳濟曾經在此活動過。文化園就是為了弘揚當年地下黨員的革命精神而建,集廉政文化教育、未成年人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教育以及旅遊文化為一體,建築風格古香古色,文化園顯得典雅優美。
文化園建立了“一亭、二室、三廊、四廳”,有文化閱覽室、警示教育室、書法長廊、漫畫長廊、故事長廊、革命導師展廳、革命將帥展廳、百色起義展廳、荒河會址展廳等。2004年免費開放以來,已接待了50多萬人次參觀學習。目前,穎川山庄文化園已成為新圩鎮的一張名片,北流市、新圩鎮充分利用這一陣地,圍繞廉政文化教育,組織干部群眾開展了多項活動。
瞞著家人進行建設
今年78歲的黃恆榮,是穎川山庄文化園建設的發起人。1987年與丈夫在北流開了診所、藥店,生意不錯。為了建設這座庄園,她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傾注了大量心血。
黃恆榮經常聽家公說起同族兄弟陳濟等先烈的革命事跡。她查縣志了解到,陳濟是地下黨員,荒河茅寮草棚是當年“荒河會議”的原址,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她決定在“荒河會址”原址上建一個愛國主義文化公園,讓人們有地方遊玩,還能接受熏陶和教育。
剛開始,黃恆榮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認為她是沒事找事干,拿辛苦賺來的錢去打水漂。黃恆榮決定背著家人偷偷干,她悄悄用宅基地跟村民置換陳濟坡的荒灘。2001年2月11日正式動工後,她瞞著家人,每天清晨騎輛自行車出門,然後把自行車藏好,再雇摩托車直奔十多公裡外的梧村。為此,她弄丟了好幾輛自行車。
從文化園建設之日起,黃恆榮既當老板又做工程師﹔既當監工,又是工人。她不僅砌磚、添瓦,拉沙、運石,還請專家進行規划設計。她為此問遍、跑遍了南宁、玉林、貴港、桂平、容縣、北流的圖書館和博物館,查找資料、圖片,豐富文化園的教育素材。在準備《中華典故室》板塊時,她連續3個月查找資料。
花光積蓄傾注心血
起初,有些村民不理解黃恆榮的做法,認為她是借著“荒河會議”出風頭,還有的村民建議她建廟堂,但她堅決不同意。沒想到她的態度竟惹惱了一些村民,文化園的設施不時被人破壞。
好在當地的領導了解到黃恆榮的舉動後,給了她很大支持,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黃恆榮辦齊了各項手續。不久後,她的丈夫、子女看到當地的電視新聞才知道,她居然悄悄建起了文化園。第二天,她的兒子們一氣之下,把文化園圍牆全部推倒。可黃恆榮堅持不懈,找來工人重新砌好了圍牆。為了文化園,她跟家人多次鬧翻。
隨著工程的推進,黃恆榮已經花光了積蓄,連工人的工錢都難以支付。她衹好向子女們求助,同時苦口婆心地向家人解釋她建文化園的意義。子女們心疼母親,最終還是理解了她的想法和做法,同意出錢出力一起建設文化園。
黃恆榮的三兒子陳勇芳說,工程快竣工時,他跟母親提出收門票,每人1元,籌點錢雇人看守。可母親堅決不同意。第三天,他發現母親連夜製作的“免費參觀”牌匾,已高高地挂在了公園的顯要位置。
兄妹協商湊錢續建
2004年1月,文化園建成開放後,黃恆榮幾乎每天都在園子里講解。2007年,黃恆榮被檢查出患了糖尿病,但她還是沒日沒夜地到文化園干活。2009年3月,黃恆榮突發中風住進了醫院。從2009年至今,醫院給黃恆榮下過多次病危通知書,子女們輾轉帶她到各地求醫,黃恆榮終於挺了過來。
“母親的病是累出來的。”陳勇芳說。但黃恆榮再也沒有能力繼續打理文化園了。
去年7月的一天,四兒子陳孟芳用輪椅推著母親去文化園時,原本心情大好的母親眼裡泛起了淚光,她指指這邊的牆頭,又指指那邊的雜草,還咬了一口兒子的手。陳孟芳突然明白母親的心思了,原來這一年多來,他們忙著照顧生病的母親,無暇打理文化園,母親看到荒蕪的庭院傷心了。
自那天以後,黃恆榮經常無精打采地呆坐著,不時流淚。陳孟芳問她是不是要讓人去管文化園,不能說話的黃恆榮點點頭。
很快,一次特殊的家庭會議召開了,七兄妹決定每人拿出20萬元續建文化園,並且輪流去管理文化園。
義舉得到各界肯定
記者看到,如今黃恆榮已不能說話也不能行動,衹能坐在輪椅上,精神還不錯,聽子女們向記者講起建文化園的事時,她的臉上一直挂著微笑。黃恆榮的小女兒陳瑞蘭說,自從他們重修文化園後,母親的心情好了很多。
陳孟芳介紹,文化園的修繕從去年8月開始,預計今年5月開放,“做好後再帶母親回來看,給她一個驚喜”。
黃恆榮的子女們均表示,他們將配合當地有關部門,更好地發揮文化園推崇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廉政文化教育。他們說:“文化園是母親的命根子,無論如何也要完成母親的心願,文化園將永遠免費開放下去。”
梧村村支書吳嚴譜說,文化園內容豐富,已經成為村民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記者了解到,黃恆榮一家籌建文化園的行為,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社會各界也紛紛捐款幫忙建設。新圩鎮黨委書記陳慶剛說,黃恆榮一家的舉動難得,精神可貴。
來源:廣西新聞網
(原標題:自籌200多萬建設文化園 免費供人參觀)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Gaza Blitz - Turmoil And Tragicomedy At The BBC.